3 在医学中的应用
3.1 病原体测定
PCR技术的问世使病原体检测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由于PCR技术假阳性率太高,只要有微量病原体存在就可得到阳性结果,这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只有当一定数量的病原体存在时才有临床意义。因此,对模板准确定量显得特别重要,应用荧光技术
PCR仪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结果。对于解决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问题,判断疾病是否处于隐性或亚临床状态,以及抗体检测不能判定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时,均可利用PCR进行确定。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病原体感染后的发病时间,病情轻重及预后往往与病原体数量相关。如HIV感染后,潜伏期长短、临床症状轻重与血液中病毒量显著相关,甚至可根据HIV的量比较准确地预测发病时I 。在研究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是否有类似情况,病原体的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是否与病原体的量等有关问题时,也可利用FQ—PCR来阐明。另据研究发现,病毒的数量与某些药物的疗效相关。例如,干扰素对肝炎病毒高拷贝者不敏感,对低拷贝者敏感。因此利用FQ—PCR对某些病毒的定量分析可指导临床用药和制定治疗方案。
3.2 肿瘤研究
尽管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但相关基因的遗传学改变的积累是致癌性转变的根本原因已得到普遍承认。癌基因的表达增加和突变在许多肿瘤早期和良性阶段就可出现,FQ—PCR 不但能有效地检测基因的突变,而且能准确测定表达量,据此进行肿瘤早期诊断、分型、分期和预后判断。某些癌基因的遗传学变化的检测几乎达到确诊肿瘤的程度。例如,CD 基因的异常拼接表达,几乎只有出现于某些泌系肿瘤。对于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都可检测到原癌基因易位导致的BCR/ABL融合基因形成,FQ—PCR技术不但可通过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而进行肿瘤诊断,还可检测治疗中和治疗后
微量残余恶性细胞存在的数量,以此作为治疗效果
和估计复发的危险性的依据。
3.3 其他方面
在基因表达研究中, 由于FQ—CPR的应用,对mRNA的检测显得较以前常用的方法, 如Northem印迹、RT—PCR定量法要方便、快速、准确得多。在免疫组分析中,对免疫T细胞群体V—p组织进行分析是研究健康和疾病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手段。利用FQ—PCR技术进行分析,克服了原来分析方法如流式细胞法、竞争性PCR技术等操作复杂,准确性低,污染严重的缺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FQ—PCR作为一种核酸定量技术,在以前的PCR技术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率,工作效率高,结果重现性好,且不必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染色剂。FQ—PCR应用较多且较成熟主要是在病原体检测方面,其*性在此也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将其应用于临床具有很大潜力。在肿瘤、遗传病研究,尤其
是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该技术应用还较少,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应用,将会有广阔的前景。将生物基因芯片技术与FQ—PCR技术结合,有助于PCR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应用。